联系我们
联系人:李主任
电话:15522797068(微信)
邮箱:78069050@qq.com
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学校大街92-100号
一、茶剂的历史渊源
药茶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历史非常悠久,历代医书中昀有记载,最早记载药茶方剂的是三国时期的张揖所著的《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成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其饮醒酒。”此方具有配伍、服法与功效,当属于药茶方剂无疑。梁代陶弘景认为“苦茶能轻身换骨”,并提出以天冬等药物也可代茶饮用。唐代的陆羽著茶书《茶经》,被后人尊为“茶圣“。他在这部书中系统论述了茶的起源、种类、采制技术及烹饮方法等,推动了饮茶知识的传播。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有“竹茹芦根茶“等10首药茶方。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载有“代茶新饮方”,详细论述了药茶的制作和饮用方法。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给予茶叶很高的评价,认为茶叶“上通天境,下资人伦,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作为中药调理的常用剂型可谓源远流长,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以及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等都有使用茶剂治病的详细记录。
二、人体衰老内在原因
《黄帝内经·素问》上说“人过四十,阴气自半”,“阴”是指身体的物质基础也即脏腑器官,是指人过了四十岁以后身体各器官开始衰老,功能开始下降。这也得到了现代解剖医学的证实,8岁小孩的胸腺重量是40克,而40岁成年人的胸腺重量已逐渐减少到零。胸腺等腺体的萎缩导致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各种因衰老导致的疾病就会接踵而来。 我们知道水在人体内的含量是随着年龄变化的,少年儿童体内含水量在80%左右,成年人在70%左右,而老年人只有50%左右。水分的流失减少使得人体新陈代谢能力减弱,细胞更新能力退化,免疫力减退,人体就会出现衰老和疾病等症状。可以看出人体内水分的流失减少与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水分流失缺少恶化了体内液体环境,影响了肌体的新陈代谢,导致了血液变稠而产生“三高”、“四高”等现象,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组织细胞不能及时代谢更新甚至产生畸形癌变等。总的来说,人体衰老的内在因素是由于腺体萎缩和体内水分的流失。延缓衰老的外在因素要有良好的作息营养和适当的运动以及放松的心情等。
三、如何防病和延缓衰老
根据《黄帝内经》衰老理论“存阴”可以保持人体健康和延缓衰老,“存阴”即保持体内水分和器官腺体充盈饱满。如何保持体内水分不流失?从微观分子学角度来看,进入细胞内进行交换的“水”要和细胞膜内体液的张力、渗透性相同才能进行,只有等张等渗的“水”才能出入自由,显然这种“水”不是白开水。白开水由于浓度和密度低于细胞膜的渗透力和表面张力,所以无法直接进入到组织细胞内,也无法深度参与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生活中我们剧烈运动后大量喝白开水是无法缓解口干口渴,反而喝一点淡盐水很快就能止渴也是这个道理。
大自然在孕育出人类的同时,也把能够护佑人类健康的钥匙一并赠与过来,这就是中草药。中草药已经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5000多年的沧桑历史,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的服用方法有很多种,茶剂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应用历史非常悠久安全可靠,这种用中药煮的茶水就是身体所需要的“水”,它就是打开人体健康的金钥匙。这些中药茶中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锌、硒微量元素和多种蛋白质等,现代医学实验证明人体缺乏这些物会导致衰老和疾病病。中药茶的浓度张力和渗透力和细胞膜的相同,能够轻松的渗入到细胞内,从而把细胞内的毒素排出来。中医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人体内的腺体可以通过中药调理增加重量恢复功能,无疑中药茶是治病祛邪和调理养生相结合的好的剂型。史料记载唐代孙思邈通过调理养生寿命达到了140多岁。
四、浩沺中药茶简介
浩沺中药茶祖方来源于清朝中医黄元御(乾隆皇帝御医)的宫廷养生茶配方,李氏十一世祖李遇公追随黄元御学习中医,有机会抄方抓药颇得真传,李氏各代传人使用该秘方加减化裁救治了大量疑难杂症患者,目前该秘方传至李大夫。浩沺中药茶由免疫基础方+引经药组成,它是根据个人体质结合病情遣方用药煮水代茶饮,口味酸甜像凉茶,药效缓而持久,从整体调理入手,对多年积累的疑难杂症有着显著的疗效。
有些中医大夫治病讲究“一剂知,二剂已”之速战速决,这对治疗实证病邪无可厚非,但一些历年沉疴、虚不受补或虚不受伐之人是不宜用猛剂的,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对虚症患者选择中药茶调理治病效果很好。浩沺中药茶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结缔组织、内分泌系统、骨类疾病等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对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风心病、高脂血、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糖尿病及并发症、肾病、各种结节增生囊肿、肺系疾病(哮喘、支气管炎等)、结核病、痛风、各种胃病、幽门螺杆菌、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顽固性失眠头痛、颈肩腰腿痛、脉管炎、妇科疾病、男科疾病、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前列腺疾病、男性肾虚阳痿早泄、多囊肝多囊肾、各型肝炎、胆囊疾病、骨质疏松、肢体麻木肿胀、脑瘤、肿瘤预防与治疗、癌症放化疗术后恢复、便秘、肥胖减肥等上百种疑难杂症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大部分疾病可以治愈,一副药茶可以同时调理治疗多种疾病。浩沺中药茶短服可以治病,久服可以养生延缓衰老,既能给身体补充水分把水分“锁”在体内,又能通过调理恢复腺体和器官的重量与功能,可以在治病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疾病再次复发和延长疾病发生周期。浩沺中药茶免疫基础方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受理号为201910751025.8。
五、中药茶和传统汤药效果对比
浓度低的白开水无法深层次的细胞排毒,那么是不是服用浓度比较高的传统汤药在治病养生方面效果比中药茶好呢?从临床上来看也不尽然。传统汤药由于渗透力和表面张力高于细胞膜并不能全部进入细胞参与代谢,由于整体上进入细胞中的“水”比较少,所以传统汤药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改变人体缺水的现状,对大部分疾病能暂时缓解并不能治愈。这就是在临床上中药茶治病养生效果好于汤药的原因。同样的道理即使我们每天干服同等重量的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如果没有水作为载体,那么这些有效物质是无法进入到组织细胞内的,也无法充分发挥治病养生的功效。服用和细胞膜等渗等张的中药茶能保证微量元素、蛋白质和水分被身体充分的吸收,水分能够被“锁”在细胞内,能够更好地把细胞内产生的垃圾废物代谢出体外,可以把病态的细胞通过加快新陈代谢逐步修复正常,提高细胞活性,这就是药茶治病的机理。衰老是从细胞开始,细胞代谢正常人体才能运转正常,细胞内水分含量充足,脏腑器官腺体才会饱满不衰功能强健,表面皮肤才能光鲜亮丽,这就是中药茶延缓衰老的机理。
六、浩沺中药茶药理实验
为了验证中药茶的良好效果,浩沺中药茶药理实验室免费邀请了30个各种疑难杂症的患者,开展循证医学临床实验效果验证工作。30个人分为三组每组10个人,每组有胃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宫颈糜烂、冠心病中晚期、痛风患者各2人,这些人体质基本相同。对照一组每天服用每味药剂量为5克的中药茶1.5升(药茶煮两次,一次用水1.1升,第二次用水0.6升,两次煮完掺到一起为1.5升),对照二组服用相同数量的中药散剂(本组仅服散剂,其他饮食作息如常),对照三组服用相同中药种类但每种剂量增加15克使用传统煎煮方式的汤药包(汤药包每包为200ml,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三个星期并跟踪三个月。
实验结果显示,对照一组患者病痛较大幅度的缓解或消失,治疗有效率为90%,三个月复发率为10%。对照二组患者病痛部分缓解,治疗有效率为40,三个月复发率为50%。对照三组患者病痛部分缓解,治疗有效率为60%,三个月复发率为40%。实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中药茶的疗效和性价比优于散剂和传统汤剂,仅使用传统汤剂三分之一的剂量却收到更好的疗效,对照实验还发现中药茶对各型胃炎的疗效非常好,尤其修复糜烂性消化道溃疡和宫颈类溃疡更是技胜一筹。